乌总理:乌克兰50%的发电能力被摧毁
交办的186件信访投诉举报件已办结163件。
粮食产量210.38万吨、列全省第2位……在持续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水平上,会议从问题、原因、目标、措施、责任5个方面深入剖析,要求要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市场竞争力,让高原特色农业更特更优,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市。新春时节,乌蒙大地春意盎然、草木吐秀。
为教育引导全市基层三农干部学习掌握千万工程经验的意义和精髓,会议书面印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坚持科技兴农,深入推进粮油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面推广良种良技良法,扎实做好病虫害防治,健全落实农业防灾减灾救灾长效机制。抓好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市的一件大事。农村公共文化体系更加健全,农民文化生活更加多彩,文明乡风劲吹希望的田野,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丰厚文化内涵。会议提出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60万亩、产量212万吨。
今年,要力争通过构建产业链、搭建创业孵化平台、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等措施,推动5万人回乡创业和技能型就业,创造15万个以上就业岗位,带动10万人回到家门口就业昭通市气象台2024年2月20日16时30分发布森林火险气象Ⅱ级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我市昭阳、鲁甸、巧家等区域无明显降水,风大物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将达到极高危险级别,容易出现森林火灾,请加强防范王东锋、刘和开、马洪旗、胡智雄出席会议。
杨承新强调,要重拳出击、铁拳发力,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市政府系统要厚植崇廉、尚廉的思想根基,自律自严、慎独慎微,以崇高的理想信念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要扛牢廉政第一责任,树牢法治第一理念,把牢决策第一关口,践行服务第一宗旨,强化作风第一保障,保持久久为功、滴水穿石的韧劲,拿出驰而不息、善作善成的决心,坚定不移守好主阵地、种好责任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军应邀到会指导。
2月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承新在第五届市人民政府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省纪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省政府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和市纪委五届四次全会部署,坚持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纵深推进全市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为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杨承新要求,要压实责任、严实作风,纵深推进政府廉政建设。
昭通日报记者:钱江/文 范云/图校对:崔鹏。要量化过紧日子要求,强化财务大检查,深化开展审计监督,细化专项检查整治,严化刚性支出约束,实化公务接待要求,固化内控制度机制,活化扶贫振兴资产,净化重点领域执法,优化工程招投标机制,转化廉政警示教育,硬化反馈问题整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杨承新强调,要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夯实清正廉洁思想根基。要筑牢守廉、倡廉的行为底线,坚决抵制破节小事,远离圈子交情,切实走好廉洁从政每一步。
要夯实思廉、敬廉的政治信仰,忠诚信仰、笃定信念、坚定理想,坚持以两个确立立根铸魂,以两个维护洗涤思想,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政治坚定引领履职有力、以履职有力践行对党忠诚最是人间烟火处莫过于人声鼎沸的大集尤其是腊月的年集集市上商品种类繁多火红的灯笼、大红的春联、带有福字的中国结、喜气洋洋的年宵花,都是新年必不可少的装饰元素。拍摄:聂孝美海报/文案:张晓校对:胡远松共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普及培训34万人次,新增红十字持证救护员4.39万人。
积极探索互联网+公益筹资模式,联合多个部门发起99公益网络筹款项目,共动员65.88万人次捐款1220.6万元,救助学生5720人、群众37333人。昭通日报记者:毛利涛。
在未来的发展中,昭通市红十字会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及省红十字会的精心指导下,聚焦一年有突破、三年强品牌、五年促跨越的135工作目标,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笃行不怠、勇毅前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打造信念坚定的政治红会、勤政务实的为民红会、廉洁规范的清廉红会、优质高效的效能红会、奋勇争先的创新红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昭通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党建引领 始终扛牢政治责任回顾全市红十字会系统的五年发展历程,在备灾救灾和恢复重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和健康昭通行动的各条战线上,红十字会人都没有缺席,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需要,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
积极践行博爱为民情怀,持续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积极帮助特殊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完成全新物资捐赠5.5万件。先后荣获全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云南省红十字会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先进工作站等殊荣。他们是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最好注脚,他们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写在了乌蒙大地上。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市红十字会系统累计接收社会爱心捐赠款物4162.3万元。全市红十字会干部职工积极争做乌蒙急救先锋,传播急救为人人、人人学急救理念,完成了应急救护的转型。2023年,制定印发《昭通市红十字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爱帮扶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努力实现六有目标,彰显人道救助大爱精神。
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红十字赈济救援队,定期开展实战演练,切实提升队伍应急能力。无偿献血工作再创新高,参与动员20.72万人无偿献血,累计捐献血液7203.6万毫升。
2023年3月21日下午2时32分,出生于盐津县庙坝镇小寨村的1岁零5个月的小女孩谢菲菲患腹膜后肿瘤、神经母细胞瘤,经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共募集7000余万元投入乡村振兴主战场,争取项目资金1014万余元实施博爱家园项目19个,在昭通市成功召开中国红十字会助力脱贫攻坚博爱家园项目现场会,博爱家园项目昭通模式被省内外红十字会系统学习借鉴,众筹扶贫大赛荣获全国第二名。
联合仁安医院筹措资金139万元为千名环卫工人免费健康体检。汇聚力量 全面夯实发展基础抓住改革契机,凝心聚力促发展。
把应急救援力量作为抓核心提效能的重要举措。聚焦理论武装,提升思想引领力。争取上级红十字会专项资金100万元,在鲁甸县建成投用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积极肩负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五年来累计建立红十字基层组织382个,吸纳团体会员单位262个、发展会员1.73万人,组建志愿服务队85支、注册志愿者3671人。
不断培育医疗救助品牌项目,深入实施红十字救心行动,邀请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德达医院等省内外医疗机构到昭通开展先心病筛查,争取多家基金会对困难家庭进行医疗救助,共完成先心病筛查6万人次,救助501人、发放救助金额686.72万元,为175名白血病患儿申报小天使基金救助512万元。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大力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围绕宣传动员、捐献服务、人道关怀,扎实推动三献事业蓬勃发展。
市红十字会从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入手,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学校等领域发展红十字志愿者,鼓励各级红十字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爱心义诊、暖冬行动、禁毒防艾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进一步打造博爱惠民 善行乌蒙红十字志愿服务品牌,涌现出天使宝贝N+1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志愿服务生命之光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等品牌项目。全市共投入款物9346.07万元,帮扶群众158万人次。
探索实施嫣然天使之旅慈善,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脑瘫等疾病救助项目,共救助100余人次、发放救助金额36.87万元。聚焦基层基础,提升群众组织力。
争取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省红十字会和社会各界支持援助,先后参与巧家小河泥石流、彝良7·20洪涝、镇雄1·22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救援,及时调拨帐篷、棉被、衣物、家庭箱等灾区紧缺物资,接收社会捐赠款物4500余万元,有效帮助受灾群众改善生活。抓实阳光红会建设,推广使用红十字会应急救援管理、捐赠物资管理、财务信息管理等系统,全面提升互联网+工作效能,有序推进红十字会透明度指数建设,规范完善财务审计、捐赠管理等制度,红十字会公信力、感召力明显提升。推动全市11个县(市、区)红十字会服务窗口进驻当地政务服务大厅,联合市委组织部、市教体局、市卫生健康委出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市累计建立红十字基层组织382个,实现乡镇(街道)红十字基层组织全覆盖。强化应急救护机制、能力、阵地建设,提升改造市级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推动11个县(市、区)建立红十字微型急救站。
制定完善自然灾害、破坏性地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聚焦自身建设,提升队伍战斗力。
争取资金110万元用于市红十字会救灾备灾中心仓库改扩建项目,充实物资储备,完善物资出入库调度制度,规范日常管理,积极融入应急救援体系。因达不到器官捐献的条件,但她的父母谢贻田夫妇仍然作出了捐献菲菲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的决定,并完成了捐献工作。
加强应急救护师资培养,梯度选派人员参加师资培训,在全省第二届应急救护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三等奖,五名队员在单项上获得1人第一名、3人第二名、1人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制定《昭通市红十字会改革方案》,在全市红十字会系统设立监事会,围绕救灾救助项目执行、募集捐赠款物、重点任务推进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